文章来源:玉雕界
常言道:“心中有什么,你就能创造什么”。
玉雕便是这样,人心中有样,玉心中有形!
童年的回忆
大家看到这些作品,肯定不会想到是用石头雕刻出来的吧,毕竟那么真实,跟折出来的没什么区别。
这些都是青年艺术家唐木的作品,雕刻风格以古雅、灵秀见长,作品方圆有矩、清新脱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跳出框架,拒绝套路!原来石头并不是古板的,模式化、冷血的,Ta可以是活泼的、灵动的、有情感的。
一件完美的玉雕工艺品,应该是玉质美与造型美的高度和谐而造型美则取决于仔细研究了原石之后的设计方案。因此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玉雕工艺品的设计人员不止懂得美术设计,更应了解各种玉石的各种特性如韧性或脆性、硬度、热敏性、化学稳定性、裂纹发育情况、瑕疵延伸情况等等,才可能真正保证其设计的最后实现,否则很可能半路夭折。设计工作并非只在开始琢磨前进行,往往贯穿制作过程的始终。
设计人员要根据玉料在制作中发生的变化以及制作者的能力和水平,随时改动设计稿,逐步引导完成制作。
很多玉石被开采出来,天然的样子就会很有艺术性,加之玉雕师的巧妙设计与修饰,变成呈现出许多不同的艺术享受,使得一块冰冷的玉石变身艺术品,也有了许多生命。
然而雕刻艺术除了跳出框架还要顺其自然。将材质雕刻顺势而为,运用的线条如庖丁解牛般收放自如,繁简得当,张弛有度。
面与面顺畅的组合衔接,在空间中扭动成形,让视觉呈现出流畅感,主体物与外形的相得益彰,是催生好作品的关键。形在玉雕作品中是线条与面的组合。顺应自然,方能顺风顺水,合乎心意。
当然玉石雕刻并不是没有失败的,变废为宝还是变宝为废,完全掌控在玉雕师的脑海中和双手里。
所以每次得到一块好材料,心情是激动的,但首先要怀着敬畏之心去欣赏她,尝试着去和她沟通,她似乎会慢慢和雕刻师说话,与之沟通,倾听着彼此的诉求,去完成一个人与自然的作品。如果没有读懂她,绝不要刻意雕琢。因为雕玉不是我们想把他雕成什么就是什么,在自然界,在籽玉面前我们是渺小的,自然给予的天理世人不能去违背。
设计是没有界限的,希望通过雕刻师的作品给其他设计师带来灵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