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刻工艺品网 - 雕刻工艺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方寸之间雕刻生活之美
K.biz | 商业搜索

方寸之间雕刻生活之美

信息来源:carving-china.com   时间: 2018-12-23  浏览次数:68

创作中的张翀。邓伟摄
创作中的张翀。邓伟摄

  本报记者 陈雪柠

  篆刻是关于永恒的艺术。早在秦汉时期,古人就把文字刻于美玉铜器之上,传递着承诺与期许。篆刻又是书法、刀法、章法三者的完美结合,一方好印中,既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赏心悦目的绘画构图,同时兼具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印章一般以文字印居多,张翀则更钟情于肖形印。无论是层次鲜明的山水画,还是萌趣十足的孙悟空,甚至是高铁化身的变形金刚,都被他融入印章中。他把生活中最美好的感动刻进最坚硬的石头里,让它经得住沧海桑田。

  误打误撞闯篆刻大门

  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世界里,张翀的生活可说是十分单调。早上四五点钟,他就到了位于黑桥村的工作室,晚上一般天黑才回家,提前备好饭,中间很少出门。一拿起刻刀,他就进入一种半闭关的状态。

  很难想象,8年前的张翀,还是一名性格外向、社交频繁的平面摄影师。

  命运的转折源于老同学一次偶然的邀请。

  当时张翀的高中同学意外受伤,只能整日在家画画。作品多了,便需要一枚印章,他想到了张翀。中学时,张翀就经常刻印,大学顺利进入中央工艺美院,不过学的是壁画专业。“多年不干这个了,我心里也没谱,就推脱没工具。”谁知道,老同学第二天就给他拿来了一兜子石头和工具。热情难却,张翀便硬着头皮刻了几方。

  由于手生,他刻一方印要整整一天的时间。“那个时候没办法一刀到位,要先多留些富余,然后一点一点地精修。”虽然手艺带着些笨拙,但张翀对成品的要求精益求精,不管是常规的文字印还是肖形印都十分精致,师友很是喜欢。其他同学、朋友慕名而来,张翀刻的印越来越多。

  在大家的鼓励下,张翀重拾篆刻的手艺,从爱好变成事业。

  中国艺术讲究心有灵犀。在张翀看来,篆刻就是从心到手的自然流露。去年,工作室院子里的蔷薇花开了,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特别壮观。他心头一动,刻下一方印命名为《花间》,小小的人物盘坐于大面积的花丛下,别有意趣。

  “对篆刻越是上瘾,就越感觉到自己手头上的力道不足。”要想把心头的情感更丰富地表达出来,就需要更加扎实的手头功力。张翀决定刻一套完整的作品,既磨炼手艺,又磨砺心性。他选择了《心经》。

  寒冬腊月与石头“较劲”

  《心经》共有260个字。对于印章这种形式来说,绝对属于大部头作品。

  根据石头的大小,张翀决定把《心经》的语句分解开来,每几个字刻在一方印上。他尝试将印章作为主体,而不仅仅作为书画的辅助。

  由于供暖不好,黑桥村的工作室一到冬天就阴冷异常。“大冬天儿你干啥不好,非得在个冰窖里跟石头较劲!”周围有朋友带着怀疑的眼光,不相信他能够完成,张翀却不以为然。

  他穿上厚厚的滑雪服,身上贴上暖宝宝,踩着脚炉,“但刻印没办法戴手套,手刻一会儿就僵了,暖一暖再接着刻”。若不是后来仔细回想,张翀对当时的艰苦条件几乎是“全然不觉”。他心里就想着一件事,把作品完成。

  张翀心无旁骛,一天刻一两方印,原计划3个月完成的60方印,他一个半月就刻完了。“刻到第20方的时候,就有专业藏家听闻后赶来,开价20万要购买一整套印,但我实在舍不得出手。”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指腹留下的茧子,记录着他这段清冷却充实的时光。

  60方印章次第排列开来,印在宣纸上,构成了一幅独特又完整的作品。这样的印制效果,让身边人感到惊叹,不少策展人主动上门邀约展览。

  一刀一刻之间,有着创造的乐趣,也有着枯燥的折磨。每完成一个作品,张翀会反复地端详,像看别人作品一样挑毛病。刻一方印可能只要几个小时,但审视往往要一连几日,甚至十几日。只要不睡觉不干活就是看,哪怕吃饭的时候,他也是嘴里吃着眼里看着,直到各个细节都挑不出毛病为止。

  “这方龙抬头,刻完以后就一直觉得领口处和前景的双手空间上没拉开,后来再看始终有这种感觉,就下决心调整。补了几刀,好多了。”看似只是加了一些领口的花纹,鲜明的层次感却呼之欲出。

  方寸之间刻山水涟漪

  篆刻讲究很多,尤其强调方寸之地分朱布白。白文就是在行刀时把字的每一笔划全部刻掉,使其字体凹下,印面凸出,这样印出来的是红底白字。而朱文是白底红字,篆刻方法与白文相反。在专业人士看来,篆刻的精妙就在于布局、章法、疏密关系上的讲究。

  在印章上表现山水,是张翀的得意之处。眼前的参天大树、近处的湖面和远景的山石如同一张焦点鲜明的照片,富有层次,而这些都是在一枚大约只有5厘米见方的石头上雕刻出来的。“最重要的就是力度和留白。”张翀说,以水波纹为例,刻得太细就会被印泥糊住,印不出效果;刻得太粗又失去了涟漪感。个中门道,只有自己把握。

  有人说,张翀是个“不安分”的人。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和样式,他都可以刻在石头上。此前,他受邀设计并制作一枚以中国高铁为主题的印章。可以想见,高铁细长的形状并不适合用印章的形式来表现。张翀想到了另一种极具机械感的形象——变形金刚。它巨大的身躯由一节节高铁列车组成,背后还有一对盾牌一样的翅膀,脱胎于古代神话中的风神形象。这个“中国火车人”既切合题意又新鲜有趣。

  最常见的生肖形象在张翀的刻刀下也别有一番韵味。孙悟空只露出半张脸,两只圆溜溜的大眼睛天真地望着前方。它的每一根毛发都看得清清楚楚,印出的图像竟带着一种毛茸茸的质感。

  “大匠怀德”,这是张翀最为珍视的印章之一,也是他的座右铭。在由国务院新闻办监制、五洲传播中心出品的微纪录片《中国符号》“手艺仁心”里,他的故事让海内外观众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凡魅力。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雕刻工艺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